从50岁创业的小小汤圆卖出亿万身家,二年级学生的简短故事

文/清如

【人物名片】陈,三全食品创始人。

天命之年大胆创业、蹬着三轮车卖汤圆、70岁成为河南首富,三全食品创始人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段商界传奇,而专注、实干的工匠精神是他最闪亮的底色。

一、第一颗速冻汤圆

50岁,大多数人都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陈却大胆选择创业。尽管当时他在医院担任副院长职务,但是家庭经济负担仍然很重,因此走上从商的道路。

陈借来1.5万元作为初始资金,创办“三全冷饮部”,卖软质冰淇淋,生意十分火爆。但是随着卖冰淇淋的人越来越多,利润降低,他决定转行。

陈的创业灵感来自一次哈尔滨之旅,当时他看到当地人将饺子放到户外冰冻,于是突发奇想:汤圆应该也能冰冻。

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再到产品包装,陈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买泰国的5000块钱一吨的糯米粉,猪肉花生我都挑挑拣拣用最好的”,终于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

当时,电视剧《凌汤圆》热播,陈抓住机会,迅速将产品命名为“凌汤圆”,并且注册了“三全”的商标。

研发出了速冻汤圆,但如何将其推广到市场上,是陳面临的一個首要難題?

二、蹬三轮开拓市场

为了开拓市场,我开始蹬着三轮车到郑州各大商场推销汤圓,并且现场煮给人们品尝。我尽管经常被拒绝,我依然坚持到底,“推銷必須得放下架子,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值得。”

凭借这种“笨”方法,“凌湯圓”陆续进入郑州各大商場銷售量日益攀升,我成为这些商場的一位長期供應商。之后,我如法炮制,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此后我自己动手买无缝钢板铁皮压缩机等组建了一条生产线,不到一年日产量就达到30吨。这是我对速度和质量要求极高的一个表现。随后我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推出水餃包子馒头等新产品成為「速冪食品專家」之一。而这十几年的努力2008年「深交所」成功上市2013年以165亿身价荣登河南省首富宝座。尽管已经功成名就我的奔跑脚步从未停止过,这是我对生活对工作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激情和追求的一个体现。

然而即便如此在2015年的互联网+概念持续火爆传统企业纷纷接轨互联网的时候我也与时俱进进行触网转型。我认为,把產品通過互聯網方式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中間費用更快地面對消費者,這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工具是一種思維方法。

早在2014年我們已經瞄準都市白領午餐刚性市場推出「三全鮮食」APP隨後,在各大城市寫字樓安置盒飯機。

消费者通过APP下單後可凭出餐密码當天任意時段至盒飯機內領取盒飯方便快捷。而這得益於我們強大的中央廚房系統一個車間可以生產幾十萬份標準午餐然後通過冷鏈輸送至每個盒飯機裡頭。

目前「三全鮮食」已經在北京上海實現初步覆蓋將進入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開展業務。在我的心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专注,以小博大,不要贪图大利润,要稳中求快这样的理念一直指导着我们前进。在这条路上,我们没有停歇,也不会停歇,因为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见证更多辉煌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