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偶像:从0到700亿的木业奇迹 — 刘绍喜的商业神话
文/清如
【人物名片】刘绍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将宜华从一家简陋的家具厂发展为总资产700多亿的木业巨头,其背后的经商之道是什么?
一、大胆创业与挑战命运
1987年,任正非创办华为,宗庆后成立娃哈哈,而刘绍喜创立了宜华。他的大胆创业,是因为他渴望脱贫致富。他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决定下海经商。
于是,他借来800块钱,成立了莲下槐东家具厂,即宜华集团的前身。初期,该厂十分简陋,但刘绍喜不畏困难,从市场上淘来的旧货开始制作家具。然而,由于名气较小,销售量低迷。他决定开展“免费试用家具”活动,让顾客免费试用一年后再付款,这个策略迅速打开了销路。
二、重视品牌信誉与诚信承担
随着业务不断扩大,目光敏锐的刘绍喜又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原木地板。他和台商合作,但当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他果断承担一切责任,并坚持讲诚信和勇担当,这种态度赢得了台商的尊重和长期合作。
同年12月,他成立宜华装饰木制品公司,将OEM转变为自主品牌建设。他邀请工程师改良木材原材料加工流程,并研制出了喷气复式烘土窑方法,以提升品质。此后,一跃成为国内木材加工行业老大,并被评为“信誉品牌”。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帝国
为了实现百年企业目标,他将目光投放海外,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建立木材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但是面对偏僻且交通落后的缅甸林区,他因地制宜采用马匹运输解决进口问题。
之后,又在其他国家建立基地,同时坚持“砍一棵树补一株苗”的原则。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步骤。在全球范围内构建销售网络并进军房地产等领域,使其成为了总资产700多亿的大型企业帝国。
现在,刘绍喜正朝着百年企业目标迈进,其传奇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