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孟全:从小作坊到百亿龙头,奋斗与坚守的故事
文/清如
【人物名片】孙孟全,鲁花集团董事长。
从一个小作坊到百亿规模的企业,鲁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花生油第一品牌,而这都离不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和坚守。以下是他的奋斗与坚守背后的故事:
创办鲁花
1983年,孙孟全接任山东莱阳姜疃镇物资站站长,这是一个连年亏损的“烫手山芋”,他却毫不畏惧,迎难而上。面对发展困境,他大胆砍掉亏损项目,集中火力收购农产品。通过倒卖花生和地瓜,他短短两年赚取了300多万。但由于农产品淡旺季明显,物资站盈利受限,他决定发展深加工。
技术攻关
刚开始创业时,孙孟全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如何去除花生的磷脂。当时的榨油工艺都无法破解,所以他决定自主研发。他组建了一支20人的技术团队,同时广泛请教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不断优化解决方案。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创造了“5S物理压榨工艺”,轰动业界。此后,鲁花迅速占领了山东市场。
品牌打造
1991年,小包装时代来临,与此同时,一些竞争对手也崛起了。不过为了增强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当时还存在掺杂油品种的问题。这迫使孙孟全与外商合作,将产品提供给他们,他们负责销售,但要确保质量纯正浓香。在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品牌知名度不足,其销量并不理想。
意识到这一点后,加强品牌建设成为了公司战略之一。经过分析定位,将鲁花定位为“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1996年,在央视投放广告,并在次年登录地方台。不管是广告内容还是产品包装,都突出了这项特性,让消费者印象深刻。随着大量广告轮番轰炸,“滴滴鲁花香飘万家”、“中国味——鲁华香”等口号流传开来,使得1997年的销售量超过1000万吨,这标志着其进入快速增长期。
质量管理
在打响名称之后,对于质量控制更加重视。他认为,“好口碑要靠好产品保证”。因此,在生产环节中严格把控,每个环节都要求达到最高标准。他曾拒绝过超市想要定制调和油合作,因为这样会影响健康,因此决心绝不让消费者食用有害健康的任何食品或饮料。
为了源头控制品质,他设立信息员在每个采购基地进行考察,以及车间巡检员精选优质原料。在价格方面,即便行业普遍按等级定价,也没有降低标准,只执行统一的一套标准,以确保最好的结果。而且,对待农民也不一样,从未因为丰收而压低收购价格,也不会拖欠货款,用现金结算,是构建强大后备军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2017年度山东省百强企业名单显示,当年的营收达到了265亿元。现在,那位领导人正在致力于更健康、高油酸含量的地产黄豆膳食补充剂,为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来源:南财专访 李继鹏:“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时候。”奥康集团王振滔:“创新需要勇气。”飞科集团李丐腾:“每个人都是历史上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