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我们曾经经历了无数次生死攸关的困境

在中国商业史上,1984年是一个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王石创建了万科,而张瑞敏接手海尔,这一年40岁的柳传志则创立了联想。面对清贫生活,他决定不甘平庸,转变为一名企业家。

为了度过初期的生存危机,柳传志曾蹬着三轮车卖货,为了一张审批报表而忍受办事员的脸色。他积极争抢进口批文,以继续发展电脑代理业务,同时坚守法律手续必须完备这一原则。

1990年,推出了联想品牌电脑,开启了新的征程。但2000年戴尔以直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让联想遭遇重大的挑战。面对劲敌,不轻易认输的是柳传志。他制定“两条线作战”策略,一方面准备与IBM并购,一方面集中火力对抗戴尔。在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后,他将联想改成“双模式”,既做大客户,也做商业客户。

经过三年鏖战,联想终于打赢这场硬仗,并且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使其成为科技圈轰动新闻。此后他卸任董事长,由杨元庆接棒,但在公司遭遇巨大困难时仍会重新出山。

2008年公司亏损2.26亿美元时,他再次担任董事局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开始重新搭建领导班子并塑造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改革,当年的末尾就实现扭亏为盈。两年之后,联想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当功成身退,再次交回杨元庆手中时,他总结说:“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这里面有大量的难以忘怀的痛苦;当然,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更充满了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

来源:南财专访 柳传志 柳传志: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柳传志:我不能被捧得这么高 柳传志:谁在心疼联想到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