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高德康,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从8台缝纫机起步,到连续23年销量夺冠的行业老大,波司登已经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其创始人高德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羽绒服领域深耕42年,成为“中国羽绒服大王”。
艰难起步
1976年,波司登诞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只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这一年,不甘贫穷的高德康带领11个村民一起下海创业,主营来料加工。
凭借出色的裁缝手艺,短短三年,高德康就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当时,他给上海的一家服装厂做代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每天都去拿料,每天骑十几个小时自行车往返两地风雨无阻。
辛苦付出换来了服装厂的快速发展。在1984年,他开始为上海某羽绒服品牌做贴牌生产。当时季节性强、工艺复杂的羽绒服并不被市场看好,但他却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他一方面继续接单,一方面认真专研掌握了羽绒服生产的全部流程。
时机成熟后,他决定进军羽绒服行业,并于1992年注册了“波司登”品牌。
化险为夷
正当波司登发展如火如荼之时,一次决策失误让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在1994年的那段时间里,由于市场调研不充分,他生产的一批羽绒服销量低迷,使得库存堆积如山,这几乎让公司濒临破产。“晚上闭上眼就一身冷汗惊醒。”
然而,没有被挫折击垮。他深入考察东北市场发现,对于北方人的体形和需求设计不符合,因此进行了改革,从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五个方面入手,对羽绒服进行创新升级,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构建庞大的销售网络。
1995年的新款问世,一炮而红,让他们成为了全国销量冠军并且一直保持至今。此后,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他们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一。
二次创业
2014年,当整个产业进入寒冬,大量实体店关门之后,他们也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随后的几年中,他们虽然仍然是业界的大户,但品牌老化饱受诟病,他们要怎样才能突破瓶颈再次崛起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有着明确答案——进行“二次创业”,使得品牌更有活力。2018年的纽约时装周展出了新的产品线,那里的秀场吸引了安妮·海瑟薇等国际明星前来观看,为他们赢得了全新的视野和客户群体。一战成名,也标志着他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随后,与三位国际设计师联袂推出了联名系列新品,这些设计师包括Antonin Tron, Tim Coppens, Ennio Capasa,每一次发布都引发巨大的热潮。不仅受到众多好莱坞明星喜爱,而且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刷屏”现象不断发生,是对他们信心最好的证明之一。
今天,看着那些曾经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们,如同站在山顶俯瞰自己的足迹,只能感慨:一个正确方向,加以简单方法,不断坚持与深化,你就会看到脱胎换骨自己。而对于那些正在追寻极致的人来说,无论遇到何种挑战,都请记住这句话:“一个正确方向加以简单方法,不断坚持与深化,你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