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姓名

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的俄国,有一次,他平定了一场由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并判处领袖李列耶夫死刑。当绞刑开始时,李列耶夫在一阵摆弄之后,绳索断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当时,这样的事件会被视为天意,因此犯人通常会得到赦免。

李列耶夫站起身后,大喊:“看,他们连制造绳索都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宫殿报告失败的消息,并说:“陛下,李列耶夫这样说:‘他们连制造绳索都不会。’”听到这些话,沙皇说:“那么,让我们来证明事实相反。”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这次绳索没有断裂。

你可能因为愚蠢而发笑,却无法想象类似的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想想是否为了逞强而说过过激的话,就明白了。

如果想要用言语震慑别人,你说的越多,就越显得平庸,而且越不能掌控大局。你说的越多,就越有可能说出愚蠢的话。如果你说的比需要的少,你就更显得了不起,更有权势,因为你的沉默让其他人不自在,而人们是追求诠释和解释的机器,他们想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控制住要吐露的讯息,他们就无法洞察你的意图。

借助言语想要驱使人们去做你希望的事通常是不行的,他们只会因为你的怪僻而反对你,毁灭你的愿望,不服从你。所以,在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里,你说得越少,就越显得神秘。当你学会闭上嘴巴时,你实际上更有机会拥有权力。

请记住:话一旦出了口,就无法收回。控制你的言语,要特别小心讥讽之言,你从刺人的话中得到的短暂满足感远远不及付出的代价。“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万世警训今天依然见证着它价值,没有它道理。

古人早有明训:“言语伤人,比刀枪还厉害。”许多人常以“嘲弄”他人为乐,也有一些主持人员戏称未能比赛中的来宾“笨”,或嘲笑比赛者的长相“丑”。其中有些虽然只是玩笑性质,但总让人觉得不妥,因为尖酸刻薄、失厚道批评会使听者产生不悦;因此,“丧家亡身、语言占八分”,似有其道理,是不得不谨慎的事实。

法国巴黎有一位美食专栏作家,一直赞誉某餐厅,或严辞批评某些餐厅菜肴。一次,此专栏作家对一餐厅菜色作出“像猪食”的评语,以致激怒老板。那老板邀此专栏作家试吃精致美味佳肴,不料吃完后脸色大变晕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气绝死去。老板被捕坦承设毒宴下毒,说:“批评我们的美食像猪食的人都该死!”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专栏作家们”下笔时可小心点,如同说话一样若言词过于尖酸刻薄批评太过分可能也会惹祸上身。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监狱禁闭室,用来惩罚不听话犯人的房子,那里既见不到阳光又没有人和说话,只静静呆着一个星期或者更久时间。正常的人即使关门一个日都会觉得度日如年,因为人类排斥黑暗与沉默。而沉默使人们感到无依,有时候真的能疯狂,所以人类常常难以沉住气。

正因为如此很多擅长心理战高手才经常利用“沉默”这张牌打击对手,也往往利用它达到目的。

有个印刷业老板退休前购进美国印刷机器使用几年后扣除磨损费应该还有250万美元价值。他决心出售的时候一定不能低于250万价格。但谈判中买主滔滔讲缺点不足,让他恼火。(www.lz13.cn)但他刚要发怒却突然想到自己250万元底价于是冷静下来,一句话也不发,看着那个人继续讲。这次那个人再没说话气力蹦出句:“嘿,我看这个机器我最多给350万,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位老板很幸运地比计划额外赚取100万元。

沉默并不是简单指一味地不说话,而是一种成竹胸中、冷静姿态尤其是在神态表现一种优势握有的感觉,从而逼迫对方先亮底牌。如果神态沮丧像霜打茄子一般只能是山穷水尽表现。此乃表达力量技巧非本身就是优势力量。

思想者认为沉默是一种美德;教育者认为是智慧;文艺者认为是魅力。不错,深邃,使生命趋向成熟;充实,使生命永远年轻;含蓄,使生命丰富……麻木不是沉默、蔑视不是沈黙、昏睡更不是沈黙……沈黙是临产前母腹中的胎动,是爆发前地下运行岩浆,是春寒里芽苞萌生的新绿……

沈黙既是一种气质,又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品格。在受挫时学会沉默——镇定反省坚强撞击新的火花,在成功时更需保持沈黙——冷清寻找新的起点确立新的目标。

感悟生活:

如果语言如花,则沈黙為其種子;如果语言如樹,则沈 黙為其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