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刘永好

今天的创业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把远大的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 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 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原名为李建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 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大幅超出了他的预期,让他们意识到商业可能比公务更有吸引力!

随之,他们决定辞去公职干起个体经营。经过激烈讨论,他们决定投身养殖行业,因为它相对简单且技术要求不高,同时他们也熟悉这种类型的事业。而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叫做“鹌鹑”的小型家禽作为第一批产品,这是一种既能提供食物又能产卵的小动物,而这正是他们需要的一个突破口。这项决策标志着他们迈向成功的一步,因为这个小小的地方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并产生收入,为未来扩张奠定基础。

通过艰辛劳动与不断尝试,不仅展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精神,更证明了通过创新思考与实际行动,可以转变贫穷成为一种积极力量。不久之后,他们利用此前积累的资金转向猪饲料市场,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强大的集团企业,并逐渐壮大其规模,最终各自成立独立公司形成竞争合作关系。

至今回顾往昔,每一步发展都是对挑战勇敢迎击,对梦想坚持不懈的一个见证。而对于那些追求改变命运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无论环境如何,你总会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