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全球影响者
在Facebook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公布后,硅谷的风潮再次掀起。作为领军人物,Facebook的上市不仅是美国高科技产业近十年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让创始人扎克伯格再次成为焦点。
扎克伯格这位27岁的哈佛辍学青年如何在短短八年内创造了Facebook这个传奇?他一头棕色卷发、蓝色眼睛总以运动装扮示人,被朋友形容为“机器人”,他自嘲说不论是在公众前还是与朋友一起,“都是一样奇怪的人”。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IPO申请,其估值介于750亿至1000亿美元,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规模为50亿美元。这将是迄今美国互联网企业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之一。根据招股书,2011年的营收达到37.1亿美元,其中运营利润17.5亿美元,净利润10亿美元。
扎克伯格持有5.338亿股Facebook股票,对应28.4%的股份。他若按照1000亿美元估值计算,将拥有284亿元财富,这将使他成为《福布斯》杂志排名第九。此外,他也会因为员工期权计划而获得巨额收益。
市场分析认为,有60%的学生和年轻人使用该网站,而雅虎公司预计到2015年,该网站注册用户数将达到5250万,并可能达18.6亿元营收,其中广告收入可达10亿元之巨。
尽管FACEBOOK已从私募投资者得到23亿美元,但仍选择进行IPO。扎克伯格解释,这是为了兑现对员工和投资者的承诺。在2009年的拆股计划后,一批工程师获得了15年的期权,可以购买6。5万股公司股票,以此时价格即可获益百万以上。据估算,有超过1000名员工或股东将因这一决定而成百万富翁。
除了这些个人获益外,还有多家风投公司,如AccelPartners、DST、PayPal联合创始人的彼得·塞尔等,也会因为其早期投资而获得巨大收益。此外,即便华人首富李嘉诚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较小,他也因此进账数十亿元人民币。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IPO,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公司资产已经超出了一定的阈值,当一个美国公司资产大于1 billion 美元且股东数量超过500时,就需要向SEC披露相关信息。而科技型公司通常都会向员工派发股份或者认股权,因此很容易在没有上市之前就已经达到设定的股东人数。
随着电影《社交网络》的播映,上述故事更加引起人们关注。在影片中,他被描述为“盖茨第二”,但这并非他的愿望。他曾说:“我为什么要成为比尔·盖茨呢?微软靠的是Windows和Office发家,我梦想的是互联网。”他的目标是通过连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让社会更加开放联系紧密,这一点他似乎已经成功地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