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兴趣驱动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从“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创新工场,他影响着无数青年人。通过微博分享创业经验,李开复认为,创新包括技术、模式、细节和跨领域结合。他强调兴趣能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兴趣驱动的工作带来渴望、意志、专注和自信,最终达到成功。

他在微博上分享了多个话题,如IPO问题时提到披露要完整透明,并非简单的审查问题;对读博士对创业工场的影响表示支持;为创业者提供五句话建议,如判断未来趋势、执行至关重要等;谈论传统中小企业家如何创新,以及风险投资的巨大挑战;讨论中国科技公司走向国际的问题,并提及联想、华为和腾讯作为可能成功案例。

对于毕业生高科技创业,他建议参与创业公司实习,而不是主导自己的事业。在互联网公司中,他强调后台可扩张性至关重要,以避免快速增长时出现负担。此外,他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面临的问题,并预测有三个案例可能走向国际市场。

给予创业者的建议包括重视用户体验,不过度复杂化产品能力,以及选择合适的投资者。他还提出平台应该划定界限帮助开发者赚钱,在开放性方面保持耐心,不宜短期收益评估平台。他相信成功与兴趣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如果能够找到真正爱做的事情,就能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