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兴趣驱动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成为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的闪光点。从多年前的“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如今的创新工场,李开复正通过不同的平台、凭借其导师气质影响着很多青年人。随着创新工场的创立,李开复通过这一新的平台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导师”价值,并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对于创业的感想。
李开复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模式创新、细节创新、品牌创新和跨领域结合。对于成功和兴趣的关系,他表示,兴趣可以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兴趣驱动的工作会带给来工作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和正面态度,并最终带来成功。
以下为李开复微博语录整理:
见到“IPO不审行不行?”讨论,其实这是个伪命题。1)重点是公司上市过程中的披露要完整、精确、透明;2)如果没做到,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审计单位都要担负责任;3)如果股民不够成熟,也许审可以保护股民利益,但不是滥用选择权或墨守成规。
去年谈读博士对创新的影响:1)系主任鼓励我深耕细分领域,为世界第一目标而努力;2)系里让学生根据兴趣选博导,以培养学生自信;3)导师对我的论文提供巨大支持与帮助;4】创新工场也提供了平台助推创业者。
一个创业者请我给他五句话:1)判断未来趋势并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昌盛,而逆势则可能失败;2)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不是金钱成本或时间成本;3】关键在执行中,不断改进以求卓越;4】专注于用户需求,一切都会接踵而来';5】简约聚焦,用简单解决方案取胜,同时学会说"不"以保持清晰性。
与传统中小企业家探讨如何进行模式革新:1】模式革新(例如戴尔PC生产销售定制结合),2【细节革新(例如苹果ipod减法设计),3【品牌革新(例如苹果专卖店楼梯营造品牌),4【跨界融合(O2O利用互联网低价传播移动定位获取用户)
关于风险问题,我们虽然承认有风险,但目前投资项目失败率很低,有些被收购,有些获得VCA轮500-1000万美元融资,还有一些正在奋斗中展现潜能。
创新工场成立时,我曾数次拜访Y-Combinator,它们精髓包括:专家行业判断细腻产品指导,用Leanstartup方法。但我们不同之处在于提供较大的资金招揽较大团队一次到位做出产品,以及全方位服务,如法务财务招聘等,而且自己有基金支持。
对毕业生高科技创业建议:不要主导创业,只参加加入已有的公司实习,因为可能并不适合你或你的想象所致,最好远离毕业前就寻找这样的机会学习经验。
互联网公司不能忽视后台可扩张性,如果快速增长需要后端支持但无法应付,那么用户失望流失非常遗憾的事情发生了。而Google, Youtube, Facebook就因为这点成了他们崛起的一个因素,而Orkut,Friendster败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社交格局改变未知
9 在瑞士与超级富豪谈中国风险投资:“开始相信中国概念愿意投资产5%,遗憾过去太保守依然担心听说的贪污契约精神等问题。”亚洲人多年相信中国概念早已投资考虑加码,“过去自家传统行业得到巨大回报远超风投没兴趣只想分钱国外。”
10 外国媒体问关于科技企业国际化的问题,我回答:“很难,就像美国公司进中国碰到的问题一样本地化理解放权给本地人等问题,但是值得关注三例都可能取得成功”。
11 给予创业者的建议一共十二条,其中提到了重视用户体验跟踪调查优化体验,让服务成为常用基础功能,与你信任喜欢并能互补的人一起合作放权让他们做擅长的事,以及选择合适投资者考虑利益结合等内容
12 给予另一组建议四条,看准未来趋势比点子更重要发现机会抓紧每个机会都有时间窗口核心团队特别重要招募互补期权要大方充分利用平台推广避免竞争使用数据迭代改进产品
13 对于平台提出六点建议划定界限公示应用范围帮助开发赚钱开放辅导预警耐心评估政策变化竞争提前预警完善辅导
14 成功与兴趣直接相关面对无爱情事只能产生20%效果遇爱情事200%效果若最大化生产力影响力找真爱事情興趣驱动工作带来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正态度便近似成功
15 对天使投资错误认知有些认为天使只是善举其实最好的天使失败率低且价格低长期回报好有些认为天使只是给钱实际帮助非金钱价值知识人脉方向战略招聘做天使快乐看到见证其增强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