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我们曾经走过生死边缘的艰难时刻

文/清如

人物名片

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

联想,从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传达室诞生,历经三十余年风霜雨雪,成为电脑销量稳居国内之首的神话,而柳传志也被誉为“IT教父”。然而,他的成功背后,是一次次要死要活的坎儿。

一、创业初期

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这一年,王石创立万科,张瑞敏接手海尔,而40岁的柳传志创立了联想。彼时,他收入微薄,全家七口人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房子里。他决定不甘平庸,选择了创业,以至于为了度过初期生存危机,他曾蹬着三轮车卖货,也曾为了一张审批报表而忍受办事员的脸色。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他需要快速调整和自我迭代,以适应新环境、新思想、新政策。

二、鏖战戴尔

2000年,当戴尔以直销模式打入中国市场时,为联想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劲敌连续两年的市场份额下降,有人认为联思遇到了“克星”。然而,这并没有让柳传志轻易认输。他通过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并制定了“两条线作战”的策略,一方面准备与IBM并购谈判,一方面集中火力对抗戴尔。经过三年鏖战,最终成功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对抗戴尔取得胜利。

三、东山再起

2008年,由于企业内部矛盾加剧以及金融危机影响,使得联想出现首次亏损。当公司濒临破产边缘时,即使退居幕后的他,也不能坐视不理。在他的主导下,重新搭建领导班子并塑造企业文化,为重建外界信心而努力。在欧洲宣讲时,他向观众展示了人性化员工管理制度,如无限舞台和完善福利等。此举迅速扭转了公司运营状况,当年度底实现扭亏为盈,不久之后,又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随后,再次将董事长职务交回杨元庆手中。

在这三十年的奋斗中,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这里面有大量痛苦;但也有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的愉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