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是“杀猪,把猪杀好”。

让肉联厂转亏为盈

从部队退伍后,万隆进入年年亏损的漯河肉联厂,“资产不过468万,亏损却有580万。”上世纪80年代初,猪肉价格上涨,老厂长马上储备1500吨猪肉,准备春节卖个高价。万隆却认为,“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厂长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刻将猪肉抛售,一天赚了50万元。果然,在春节后的市场集中抛售中,小伙子的判断正确,他因而成为了新厂长。

此后,他从一个办事员开始逐步升迁,最终成为新的厂长。当时的漯河肉联厂关系户众多,但他并不在意,只想着“怎样把企业搞活,让800名职工有活干、有工资发”。他大胆进行改革,用“三打破”策略解决问题:首先打破工资结构,让多劳者得更多;其次打破铁饭碗,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开除;最后打破铁交椅,使能者上台、平庸者降低、庸才下岗。这番举措使得漯河当年的亏损转为盈利,并实现了10万元的利润。

之后,他瞄准中苏关系正常化时机,将分割车间用于向前苏联出口1000吨猪肉,全年达到5,000吨销售额。五年内,他积累了1600万元家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双汇火腿肠的逆袭

1992年苏联解体,这对出口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但万隆早已准备好推出火腿肠项目。他发现发达国家70%以上的是加工食品,而中国不足1%,市场潜力巨大。于是,他募集资金引进生产线,并建立了一条龙式工业园区,从屠宰到包装,再到生物工程全程覆盖。此同月份,其第一批双汇牌火腿肠问世。但面对洛阳春都火腿肠等竞争对手,它们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在应对挑战中失去了焦点。而双汇则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以土鲜冷鲜原料、高温保香和90%纯度之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请来明星代言,加速品牌知名度提升。在短短一年内,它已经成为行业领头羊,其营收超过20亿人民币。

风波过后东山再起

在掌握火腿肠市场主导地位之后,万隆又瞄准冷鲜牛羊市场。通过引入全流程冷链管理,即生产至运输至销售,无缝隙连接整个过程,使得行业标准被彻底颠覆。在2003年,当它实现5000余千克日屠宰量与百亿级销售收入的时候,可以说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传统产业界限之一角落。此刻,我国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商业人士如何凭借坚定的决心与卓越领导力,为这个时代留下难以磨灭的一笔财富印记——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给予了他一次考验,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时间,有人怀疑是否应该继续支持这一品牌?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看法,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人的品格和他的承诺。不久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市民站出来,与公众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的人生历险,也是一段关于团结合作,以及对于美好生活追求不懈努力的心灵寄托。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名字渐渐浮现于人们视野之中,被誉为世界500强中的"杀猪匠"——因为他只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屠夫。他什么事儿都不干,就干这一件。

相关文章